许立荣:跨国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完成三重跨越

日期:

2019-11-29

浏览次数:

0

凤凰网财经讯 11月22日,第十二届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荣在演讲中表示,跨国公司,特别是中国跨国公司要真正发挥投资价值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完成三重跨越。

经营上必须跨越本土关联,真正走向第三方市场;管理上必须跨越制度输出;文化上必须跨越异质冲突。

许立荣:跨国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完成三重跨越

以下是文字实录:

许立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众所周知,海运是国际贸易最主要载体,承担了全球贸易岸的83%,同时海运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菲律宾的船员,英国的仲裁机构等共同构成全球航运产业链。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通过最高水平的航运全产业链服务,支持中国开放与跨国公司合作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特别是中国跨国公司要真正发挥投资价值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完成三重跨越。

经营上必须跨越本土关联,真正走向第三方市场,根据2019年最新数据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为15.96%,尽管比2011年提高3.72个百分点,相比于同期100大跨国公司平均值58%仍有明显的差距。多数我国企业仍然主要依赖于国内价值链,本土关联业务特征更为明显,海外市场定位单一,很多时候这是原材料进口来源地,或者产品的出口目的地,第三国市场开发仍然不足。

首先在市场定位上摆脱传统加工贸易思维,减少对国内生产或者国内市场依赖,重新定位第三国市场和海外区域市场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匹配供给与需求。

其次产业布局上要积极开拓完善第三国市场,当前随着制造业的外包趋势和快销行业的发展,跨国企业建立海外区域市场的供应链、产业链,构建在第三国市场的融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能力。

发展规划上为企业在第三国市场发展制定长期战略,并使之成为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短期行为,综合考虑投资的短期收益与长期回报,努力发展成为第三国市场的当地企业。

第二管理上必须跨越制度输出,不能把一个国家简单的管理制度复制到国际。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增加,201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投资流量的14.1%,同比提升了3个百分点,占投资存量的6.4%,同比提升了0.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这也给跨国公司在当地的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如果一味照搬本国管理模式,输出到国际其他市场往往会到处碰壁,跨越制度上的本地化障碍需要跨国企业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当前合规风险已经成为跨国企业面临核心风险,2019年上半年,违反世行规则而被世界银行列入制裁名单的企业累计近2900家,跨国企业必须在海外当地市场提高合规意识,建立合规体系,增强合规能力。

二是尊重当地管理制度,由于制度、历史、文化等等原因,同一个产业、同一个行业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往往形成了差异化的管理模式。跨国企业需要对此加以斟酌,思考其存在的原因和价值。

三是遵循当地业务习惯,同样的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也有各自不同的消费习惯和业务模式,跨国公司要对此加以适应,因地制宜,切忌盲目制定标准化。国际班轮业在这方面就考虑全球不同市场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的区域市场,往往使用不同的品牌运营,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三,文化上必须跨越异质冲突,不同的文化差异要解决好寻求融合路径。民心相通是最深入,最长久的互联互通,跨国企业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必须实现文化上的融合,这不仅涉及风俗、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外在表现,更关乎东西方文明内在差异,不能用一种文明取代另一种文明,通过寻找不同文明中间的共同点实现融合。

女士们、先生们,根据世界银行2020世界发展报告,全球价值链差异率每增加1%,人均收入增长将超过1%。推动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在过程中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更大作用,让我们与各国政府、合作伙伴、当地社会携手实现三重跨越,以四海为家的精神,成就四海一家的伟业,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贡献力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