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全国政协副主席、我会会长郑万通在第四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总结讲话

日期:

2010-11-10

浏览次数:

0

       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主办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 在成功举办了三届的基础上,于2010年 11月5-7日在北京举办了以“促进跨国公司投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会议。本届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得到了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及国际社会组织的支持,也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怀和相关部、委以及中外跨国公司、国内外社会各方的鼎力相助。回顾本届圆桌会议的成功举办,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规模空前   众贤毕至

       出席本届会议的贵宾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名誉会长杜青林,全国政协副主席、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会长郑万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名誉会长成思危,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黛琳,英国前副首相彼得·曼德尔森,芬兰前总理、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阿赫。出席会议的嘉宾有: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左己、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华、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国务院副秘书长肖亚庆、北京市副市长程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丹华、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郭利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国务院参事曲维枝、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黑龙江省人大副主任委员王东华、商务部原副部长马秀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王金祥等23位部级领导。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裁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万宝盛华公司全球总裁大卫·阿科力斯,中国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广发,以及思科、杜邦、达能、诺华、雀巢、ITT、SK、英特尔、美国铝业、巴黎银行、汉莎航空、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粮、五矿、宝钢、武钢等63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副总裁、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裁和高管人员。出席会议的还有东方集团、泛海集团等知名中国民营企业的领导,联合国有关机构驻华代表,世卫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代表,部分国家驻华使节,外国驻华商会主席、会长,中外知名企业高管以及来自37个国家的企业界人士600多人。

二、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

       1.本届会议举办了2个综合论坛、4个平行论坛、1个闭门会议和1个电视论坛。在开幕式上,张德江副总理的致辞和潘基文秘书长的贺信为大会指明了方向,与会嘉宾和代表深受鼓舞。在两天的会议中,分别举办了“‘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论坛”、“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外企业与城市投资合作论坛”、“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论坛”、“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民营企业赴美上市发展论坛”、“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举办的“闭门会议”以及与凤凰卫视共同举办的“‘新世纪,新十年’电视论坛”。张德江副总理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跨国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中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实现了真正双赢,是全球投资合作的成功典范”,“中国始终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极大的诚意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国外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兴业”,“这一切,必将为跨国公司扩大在华投资,提供新机遇和新商机;必将为促进中外企业务实合作、扩大投资、增进往来,注入新的动力与内涵”。他同时描绘了合作的美好前景,使与会嘉宾和代表信心倍增。联合国潘基文秘书长在贺信中说:“你们对于投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非常及时和重要”,“企业责任正在主流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认为原则和利润密不可分”,“对千年发展目标的投资就是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投资”,“只有人民富裕了,企业才能繁荣”,“有你们的参与和认同,我们就能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稳定繁荣的世界”。潘基文秘书长的贺信不但是对大会的支持,也是对大会的肯定。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会议上公布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10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位列89位,比去年上升了3位。在2010年11月6日下午的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外企业与城市投资合作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人类发展报告——2009/10中国发展报告。报告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陆),在这项排名中位列89位,排名比去年上升了3位。

       联合国年度人类发展报告始发于1990年,该报告的中心理念是:人是国家真正的财富。并以人民健康程度、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为考量的综合指数,排名最高的往往不是GDP最高的国家。在今年全球169个国家排名中,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位居前三甲,美国位列第四。

       报告称,中国在30年间从全球最贫穷国家发展成经济排名全球第二,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腾飞的背后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今年在经济发展速度指数中排名第一,但在提升教育及医疗水平的排名中仅列79位,并且国民收入差加大。不过,中国总体上是排名上升较快的国家。

       3.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举办“闭门会议”,主动掌控议题、引导讨论进程,取得积极成效。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的成功举办,吸引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积极参与。在会议组织机构中,根据该组织的性质和商务部、外交部的建议,我们婉言谢绝了该组织作为大会共同主办单位的要求,而转为共同合作举办“闭门会议”。在议题设置的讨论中,经过反复讨论和据理力争,取消了双方提出的针锋相对的议题,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与此同时,我们确定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中国与新兴国家的商业联系和投资机会”两个议题,并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马秀红作主旨演讲,为大会定调。请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俞建华与该组织相关负责人共同主持,把握会议的整体讨论。与经合组织的这种具体合作,使会议本身更具国际视野、更有针对性、务实性,为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新兴市场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对话平台,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的50余名企业家参会。同时,借此民间对话形式,为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创造了更具弹性的工作空间、话语空间。会后,经合组织发展中心专门对此次会议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书面反馈我会。

       4.大会专门举办了由凤凰卫视录播的“新世纪,新十年”电视论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电视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诠释中国过去的十年和未来的十年;中央候补委员、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诠释跨国公司过去的十年和未来的十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诠释文化交融的过去的十年和未来的十年;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美国万宝盛华公司全球总裁大卫·阿科力斯诠释企业社会责任的过去的十年和未来的十年;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诠释信息资讯的过去的十年和未来的十年。五位重量级中外嘉宾,带着对中国与世界的深切关注,就21世纪第一个十年以来,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共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对话。话题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责任、文化融合、资讯传播等广泛领域,他们闪光的思想和智慧带给与会嘉宾和代表深刻启迪。正如嘉宾们所言,未来十年,不仅是世界前进发展的十年,也将是中国社会更加开放进步的十年,是信息资讯日益发达,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的十年,也将是跨国公司进一步壮大、企业将会承担更多责任的十年。

三、重要平台   群英论道           

       本届会议主题明确、群英荟萃、演讲精湛、讨论深入。许多新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示、新理念获得了广泛认同、新观点引起了热烈争鸣。在两天的会议中,有5位现任和外国前任国家领导人、12位部级领导、6位国际组织代表、23位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总裁、副总裁,以及70余位来自广泛的职业背景,并在广泛的领域内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国内外贵宾和嘉宾、学者围绕“促进跨国公司投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主题,分别在不同的论坛和闭门会议上进行了踊跃发言和深入讨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理念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赞同和好评。

       1.与会嘉宾围绕建设低碳城市、促进跨国公司投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和新思想。其中,郑万通副主席提出,把握历史机遇、建设低碳城市,要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应协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应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应高度重视发挥文化作用;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提出,发展绿色经济要从政治、经济和技术三个层次上解决问题。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黛琳希望能有更多中国企业认同全球契约原则和责任理念,希望更多中国人从发展中受益。英国前副首相彼得·曼德尔森明确提出,西方不能只把中国看成一个市场,而应是一个剧变当中的前进的社会。万宝盛华公司总裁指出了外企对中国工作者的吸引力在削弱,但是他们很不愿意把人才拱手让给中国的企业,未来中国企业国际化必将面对人才竞争危机。许多企业领袖们对中国企业提出应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品牌经营问题和加大对在华跨国公司的协调和服务等,都让与会企业代表获得了很大启发。

       2.与会嘉宾在促进跨国公司到华投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我国城市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达成许多重要共识。主要有:①中国的发展进步为跨国公司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扩大投资、深化合作、促进往来注入了新的动力和内涵,前景将更加光明而广阔。②中国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应继续实行有效的结构性的监管措施,以防止金融风险在不同市场间扩散和传染。③认识到对不同的发展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差异。④企业自觉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既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有利于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外动力和整体合力,实现多方共赢。⑤开放的经济对世界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国别主义和经济保护主义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但弥合分歧需要时间、更需要对话,不管是政治家还是商业领袖,不管是在欧洲、美洲还是在中国,各方都应进行更多的沟通与对话。⑥中国的房价以及人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居高不下,不但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潜伏着通货膨胀的危险。⑦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应该与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与发挥文化的作用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⑧低碳时代中国发展绿色经济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从政治、经济、技术三个层面上解决。⑨中外跨国公司应在努力实现人才本土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产品质量,而不能实行产品质量的双重标准,要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全球企业。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积极了解所在国的法律和文化,要注意解决外国劳工权益和提高管理层的国际水平。同时,要为国际市场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建立食品药品黑名单公布制度,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并探索建立“食品药品国际安全采购中心”,确保人民群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

       3.与会嘉宾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短缺、消费低迷、环境恶化、食品药品安全、经济结构调整、维稳与维权等问题提出了一些争议性意见。①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资源的人均储量均低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源十分短缺。但国家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私挖滥采现象。②中国近5亿的城镇人口是拉动消费的主力军,也是普遍靠工资收入维持生计的工薪阶层。随着国家财富的积累,应在个人收入5千元起征所得税,以此推动消费信心的增长。③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付出了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土地的沙漠化、水资源的污染、空气质量的下降,不但制约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国人的生命健康。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④食品药品的安全,因为媒体的逐利,宣传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误导了许多广大消费者,也抬高了物价。⑤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遵循了标准经济发展轨迹,即以物质资本和教育的投资促进社会生产力,同时使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工厂。这是英、美、法、日、韩均先后走过的道路。但中国经济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一旦优势耗尽,将会失去竞争力。⑥中国持有美国近万亿美元国债,不但无法保值,而且使美国拿上中国的血汗钱武装了自己并与中国斗法。中国应该采取大量购买海外资源和资产的办法减少外储压力。⑦中国政府应该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哄抬房价、物价和制假售假的行为。⑧中国与新兴国家的商业联系强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心理,给美国重返亚洲创造了机会。⑨中国政府的维稳与人民大众的维权产生了矛盾,这种局面的产生及其原因是许多地方官员的不作为和自身利益关系造成。

       本届会议被与会者普遍认为是一次交流思想、分享理念、集中智慧、凝聚共识、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成功大会。我们听到了许多嘉宾、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的反映,一致认为本届大会办的很成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普遍认同:“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是目前中国举办的高规格、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年会,不仅为中外大型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中外大型企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对话建立了一个健康的机制。它对促进中外跨国公司强强联手、开拓市场、寻找商机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也在促进跨国公司投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与会嘉宾朋友对会议的选题、形式和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选题应更加集中、更加富有时代感;形式应更多的安排直接对话和深入探讨;适当压缩规模、进一步提高规格;会议要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央领导出席会议和接见嘉宾的机制,并能早日公布中央领导出席的消息;选择部分外国政要到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融合,因为跨国公司是每个拥有国的经济引擎等。所有这些意见都非常中肯,为我们今后改善会务的形式与内容以及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把大家的这些好意见集中起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继续致力于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对接,促进政府与企业的对话,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努力使“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为推动中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届会议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