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煤炭发电量创新高
奥地利《维也纳日报》1月14日报道,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周五公布的报告,2021年全球煤炭发电量创新高,同比增长了9%,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7%,也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批发电价也翻了一番。由于天然气价格高涨,部分电力生产从天然气转为煤电,核电也增加了3.5%,几乎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1年,核电约占2870太瓦时,略低于全球发电量的10%。煤炭贡献了约10,300太瓦时,天然气贡献了6,400太瓦时,可再生能源贡献了7,900太瓦时,其他不可再生资源贡献了1,000太瓦时,排放的二氧化碳为13022兆吨。
2021年是自2010年以来电力需求增长最强劲的一年,增幅为6%,是有史以来全球电力需求绝对值增长最高的一年。大约一半的增长是在中国,与印度一样,中国也出现了因煤炭短缺而停电的情况。
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22年到2024年,电力需求将每年增加2.7%。虽然可再生能源可以满足90%的增长,但这意味着在2024年,全球34%的电力仍将来自燃煤,比所有可再生能源的总和(32%)还要多。所有化石燃料加在一起,预计在2024年将占发电量的58%,核电占比略低于10%。国际能源署秘书长法提赫-比罗尔批评说,虽然电力生产的排放量应该在2030年之前减少一半,但实际上,除非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否则在未来三年内排放量甚至会略有增加。
联合国组织:旅游业最快后年回到疫前水平
《联合早报》中文版1月20日报道:隶属联合国的世界旅游组织指出,全球旅游业最快要到2024年才会重回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
世界旅游组织(UNWTO)前天发布的报告指出,去年全球旅游业取得4%增长,但预计今年初传播力强的新冠肺炎变种病毒奥密克戎会干扰旅游业的复苏。
抵境旅客今年预计增30%至78%
该组织预估,今年抵境旅客数量会比去年增加30%至78%,但总数量还是远低于2019年水平。多数专家认为,至少在2024年之前不能预期旅游业会重回疫情前水平。
该组织表示,由于不同程度的行动限制、疫苗接种率和旅客信心等因素,全球各地旅游业复苏步伐仍缓慢且不均衡。以欧美地区为例,与前年相比,去年抵境旅客分别增长了19%和17%。不过,中东地区去年抵境旅客减少了24%;至于亚太地区,去年旅客人次比前年少65%,比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更是低了94%。
全球许多国家高度依赖旅游业来推动经济增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在2020年受到重创,该年的旅游业营收较前一年大减72%。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数据,去年全球旅游业的经济贡献(旅游直接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9万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1.6万亿美元,但仍远低于疫情前的3.5万亿美元。
美英两国宣布启动钢铁和铝关税谈判
中新社华盛顿1月19日电 美国与英国当地时间19日联合发表声明称,两国已开始就取消美国对英国钢铁和铝加征关税问题进行正式谈判。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美国贸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和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特里维廉(Anne-Marie Trevelyan)当天联合发表声明说,双方致力于“迅速取得成果”,这将有利于保护两国的钢铁和铝产业,同时加强两国盟友关系。
据彭博社20日报道,由于全球央行开始缩减新冠疫情期间的刺激措施,黄金价格在2021年出现三年来的首次下跌后,保持在1843.35美元,为11月22日以来的盘中最高水平。
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宣布计划审查并购指导方针
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宣布,计划重新审查并购指导方针,以使其更加严格。
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就可能修订的合并指南征求公众意见。这些机构与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莉娜·汗和司法部反垄断负责人乔纳森·坎特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这些机构希望今年起草修订后的规则。
这些机构的一份声明称,它们对这些指导方针可能低估或忽视的竞争方面特别感兴趣,比如劳动力市场效应和竞争的非价格因素,如创新、质量、潜在竞争或任何“集中化趋势”。
欧盟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再次呼吁在全欧盟范围内禁止主要模式的比特币挖矿
据金融时报19日报道,欧盟的一名高级金融监管人员再次呼吁在全欧盟范围内禁止主要形式的比特币挖矿,并对用于加密货币挖矿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日益上升发出警告。
欧盟拟延长允许区内银行使用伦敦清算服务3年
据路透社19日报道,欧盟将把区内银行继续使用伦敦清算所的许可从6月开始再延长三年,其希望直接监管欧元计价衍生品的清算,并在自身资本市场建立自主权。
欧洲隐私数据保护法催生1.3亿美元罚款
据CNBC报道,欧华律师事务所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21年1月28日以来,欧盟数据保护机构已对各大型科技公司处以总计12.5亿美元的罚款,众多罚款主要与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跨境数据传输问题有关。
英国通胀率升至5.4% 为1992年以来新高
当地时间19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随着英国生活成本的紧缩加剧,通货膨胀率去年12月攀升至 5.4%,为199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数据显示,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达到 4.2%,为8年以来最大涨幅,而服装的通货膨胀率则达到了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业内人士指出,食品、家具和服装以及餐厅和酒店价格飙升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上涨。去年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5.1%。
欧盟理事会就最低税草案开展首轮政策辩论
欧盟理事会官网1月18日消息:当日,欧盟理事会经济及金融事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探讨欧盟2022年上半年经济及金融事务优先事项。其中就最低税草案开展首轮政策辩论。与会各国财政及经济部长们认同该草案重要意义,并表示应尽快将其转换为各国立法。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法国将其作为任期内力推的优先事项,并将迅速在理事会一级推进相关工作。法国经济事务、财政和复苏部长勒梅尔表示,很高兴在当日讨论中看到各国均渴望迅速取得进展的意愿,欧盟正处于这一历史性改革的全球最前沿,值得称赞。
会议还重点探讨了复苏基金实施情况、欧洲学期2022、G20欧盟职权范围等其他优先事项。
俄罗斯:欧洲已消耗62%的储备天然气
保加利亚国家电台1月17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一份报告称,欧洲已使用了62.6%的储备天然气。
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组织(GasInfrastructureEurope)的数据,截至1月15日,欧洲地下储存设施的天然气储备量比去年减少了25%(156亿立方米)。62.6%的天然气已经被使用,剩余储备量为469亿立方米,比历史最低值还低10.91亿立方米。
德国:不增加使用天然气就不能放弃煤炭
保加利亚国家电台1月17日报道,德国交通部长沃尔克·威辛在能源会议上表示,如果不使用天然气来支持绿色转型,德国就不能逐步淘汰燃煤发电。
商会调查显示在华德企将中国市场视为增长引擎
德国海外商会联盟网站1月18日消息:当日,中国德国商会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发布《商业信心调查》,此项调查于2021 年10月14日至11月3日进行,共596家中国德国商会会员企业参加。整体看,德企对中国市场增长的信心依然强劲。其主要调查结论如下:
一是德企对中国市场信心依旧。调查显示,2021年近60%在华德企表示业务有所改善,超过一半企业预计2022年在华行业发展也将有所改善。中国市场仍是德企最重要的全球市场之一:71%的公司拟在华增加投资,仅4%的企业考虑离开中国市场。德企对2022年在华经营颇为乐观,对市场的承诺依然坚定,拟在华进一步投资的企业数量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投资重点集中于新的生产设施(49%)、研发扩展(47%)、自动化和进一步的生产力发展(37%),49%的德企将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视为商机。
二是德企在华经营“本地化2.0”进程加速。过去十年,德企在华业务本地化进程加速。其中,第一波本地化主要由监管限制推动,如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的义务等;第二波“本地化2.0”则更多受到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市场预期、创新速度和总体脱钩趋势推动。在华德企正采取加强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及本地化采购和研发等应对措施。此外,持续的旅行限制也加速了本地化,33%的德企正在中国本地化技术和运营知识。
2021年俄罗斯非资源非能源出口额超1910亿美元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月20日电 俄罗斯国家开发集团VEB.RF旗下的俄出口中心总经理维罗妮卡·尼基申娜向记者表示,2021年俄罗斯非资源非能源出口增长36%,共供应了价值为1910亿美元的产品,创历史纪录。
尼基申娜表示:“2021年1月至11月,俄罗斯非资源非能源出口额为1705亿美元,而我们评估全年非资源非能源出口增长36%,超191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几乎所有产品领域都有所增长,但在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化肥、木材加工产品、化学品、塑料和能源设备方面的增幅最大。”
她补充称,疫情大流行为俄罗斯制造商们进入全球市场并站稳脚跟创造新机遇。
俄出口中心集团分析中心在2021年前11个月记录到所有主要行业都有增长情况,化工出口增长54%,冶金业增长52%,林业综合体增长43%,机械制造业增长31%,粮食增长23%。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20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的出口额同比增加17.5%,创历史新高。原因是汽车生产恢复和钢铁出口增长。
经济学家预计加拿大央行下周将启动加息
据彭博社1月18日报道,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经济正在触及极限和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加拿大多家银行将央行加息的预测提前到最早下周。
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表示接下来的1,000家独角兽公司将是绿色能源公司
据CNBC报道,贝莱德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在他最近一封备受期待的年度公开信中表示,下一波成功的初创企业将是那些帮助人们负担得起向无碳能源过渡的企业。
芬克写道:“接下来的1,000家独角兽企业将不是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公司,它们将是可持续的、可扩展的创新者——帮助世界脱碳,让所有消费者都能负担得起能源转型的初创企业。”
委内瑞拉“摆脱”恶性通胀 经济正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Nicolas Maduro)表示,在经历8年的经济衰退和物价上涨之后,该国经济2021年预计增长超4%。
在经济走向好转的同时,委内瑞拉持续高企的通胀也有所缓和。根据委内瑞拉央行公布的数据,委内瑞拉2021年12月通胀率达7.6%,连续4个月保持在个位数,连续12个月低于50%。这意味着该国结束了始于2017年的恶性通胀。
2021年捷克空域起降飞机数量为二十年来最低
捷通社1月18日报道,据捷克空中导航服务公司(RLP)统计,捷克空域2021年起降飞机约36.1万架次,同比减少1.8万架次,较疫情前水平下降57%,是捷克近二十年来最低值。
报道指出,捷克领空的交通量下降幅度大于欧洲平均水平。RLP预计最迟将在2025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1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大幅改善
保加利亚国家电台1月18日报道,总部位于慕尼黑的Zew研究机构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欧元区1月份经济发展的景气指数大幅改善,从一个月前的26.8点升至49.4点。欧元区通胀预期指数持续下降,1月份达到-38.7点,而一个月前为-33.3点,58%的市场专家预计未来六个月欧元区通胀将下降。该机构认为,2021年第四季度的经济疲软可能很快被克服,原因是假设新冠感染率将在初夏下降,更积极的经济预期包括消费和出口预期好转。
壳牌和苏格兰电力将在英国建造大型漂浮式风电场
保加利亚国家电台1月17日报道,壳牌和苏格兰电力公司表示,一旦获得联合海底权利投标,将在英国建造新的大型漂浮式风电场。风电场将由MarramWind和CampionWind合资建造。两个风电场总容量为5吉瓦(GW),分别位于苏格兰东北部和东部。
丹麦企业成本激增创历史最大增幅
据《日德兰邮报》1月17日经济版报道,丹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生产价格指数上涨(PPI)同比上涨33%,为该指数历史以来最大涨幅。PPI涵盖了企业各项生产成本,其中包括能源使用成本,而过去一年能源价格上涨了307%。丹麦商会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特拉默认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对企业造成极大打击,全球供应链压力提高了货运、原材料、机械等价格,故而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2021年总进口指数上涨15.5%,创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能源供应进口价格上涨的推动,过去一年该价格上涨了495.3%。
2021年阿塞拜疆开采石油3458.07万吨
巴库1月18日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阿塞拜疆国家统计委员会数据报道,2021年阿塞拜疆开采石油(含凝析油)3458.07万吨,同比增长0.1%。其中开采商品油(含凝析油)3451.28万吨,增长0.1%。
2021年阿塞拜疆开采天然气438.635亿立方米,增长18.1%。其中开采商品气325.738亿立方米,增长23%。
乌兹别克斯坦将对3座热电站进行扩容增效
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1月19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乌兹别克斯坦2022-2026投资规划,未来四年内,乌热电站股份公司将启动系列大型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利用现代节能技术对塔什干热电站、纳沃伊热电站和塔利马尔章热电站进行扩容增效改造,具体工作计划为:
2023年在塔什干热电站新建两组燃气管路装置,新增装机容量64兆瓦;2024年在塔利马尔章热电站新建两组燃气-蒸汽动力装置,总装机容量不低于900兆瓦;2024-2025年在纳沃伊热电站建设燃气-蒸汽动力装置3、4期项目,新增装机容量1300兆瓦。
据悉,以上项目投产后将新增装机2264兆瓦,年增加发电量180亿千瓦时,年节省天然气24亿立方米,创造700多个就业岗位。目前,乌热电站股份公司正在抓紧推动前期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按期顺利投产。
世界银行预测莱希执政期间伊朗经济增长率为2.6%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月17日报道,世界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在伊朗总统莱希的第一届政府执政期间,伊朗经济增长率将升至2.6%。报告称,在前总统鲁哈尼政府执政的8年间,伊朗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4%。
韩国制药、生物产业正在成为引领韩国经济未来主力产业
据韩国《Edaily》1月19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表《2021年全年进出口动向》显示,2021年韩国医药品出口额为84.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如果加上去年国内制药、生物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出口达成13.2万亿韩元的合同,将超过23万亿韩元首次创历史新高。制药、生物产业正在成为引领韩国经济的未来主力产业,虽然在整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但增长势头领先于任何产业。韩国制药、生物行业的快速增长还产生了相关人力增加的良性循环效果。2021制药采购产业数据显示,制药、生物行业员工从2011年的823家企业、7.4477万人大幅增加到2020年的1398家、11.4126万人,10年间人力增加53.2%,对创造就业岗位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医药品生产总金额也从2016年的20.5487万亿韩元增加到2020年的28.284万亿韩元。韩国生物协会指出,随着国内生物技术能力的提高,正在开发的新药临床数据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韩国内生物企业在世界新药开发市场也得到了认可。
全球OLED面板市场将保持年均8%的增速 韩国企业将保持领先
据韩国NEWS1 1月20日报道,市场调查机构DSCC 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OLED面板销售额达425亿美元,OLED面板销售规模将保持年均8%的增长速度至2026年。OLED面板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及OLED电视等需求端产品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用在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上的OLED面板市场每年增速达到两位数,有力带动了整体OLED面板市场的增长。
与此同时,韩国企业将继续保持在OLED面板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根据DSCC的预测,以产能为准,韩国在OLED市场的占有率将自2022年的53%增至2026年的55%,LG显示和三星显示将于2026年占据OLED市场的前两位,占有率分别达到34%和29%。
尼泊尔石油公司考虑贷款采购燃料
《共和报》1月18日报道:尼泊尔石油公司(NOC)发布新闻稿,称该公司须通过贷款为尼泊尔采购燃料。NOC表示该公司已经用尽所有累积利润,无法再支付燃料费用。新闻稿中提到,该公司需在1月23日前向印度石油公司支付20亿卢比燃油购买费。该公司表示,它必须获得贷款或使用价格稳定基金中的剩余款项来支付所采购的燃料。该公司表示,为保障未来三个月内全国石油产品供应,需额外准备120亿卢比。
NOC称,该公司每月亏损近40亿卢比。截至12月中旬,去年亏损总额超过190亿卢比。目前,NOC汽油亏损13.18卢比/升,柴油亏损8.81卢比/升,液化石油气亏损646.16卢比,煤油亏损20.50卢比/升,喷气燃料亏损14.73卢比/升。
尼泊尔央行强制要求银行和金融机构投资于金融扫盲计划
《共和报》1月18日报道,尼泊尔央行 (NRB) 已要求银行和金融机构 (BFI) 在每个财年的前三个月内提交其金融扫盲计划。
NRB周一执行金融扫盲框架指令,其目标是强制BFI投资规定的金额,以在全国推广金融扫盲。尽管央行,BFI 需要将至少1%的年利润投资于金融知识计划,但BFI几乎没有执行监管机构的规定。
随着新规的实施,BFI必须在第一季度末之前提交详细的工作计划,同时他们还需要定期向NRB提交关于此事的活动评估报告。
中柬双方举行柬巴沙鱼输华检疫检验视频评估会
1月20日上午,中国海关总署和柬埔寨农林渔业部组织的柬巴沙鱼输华检疫检验视频首次评估会成功举行。本轮视频评估是中柬双方落实两国领导人加快推进柬农产品输华共识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今年以来举办的第二个柬农产品输华准入视频评估会议,彰显了两国实现更多柬农产品输华、推进务实合作的强烈意愿和决心。根据有关安排,评估预计将持续9天,至1月28日结束。中国驻柬使馆派员全程参加。
阿联酋油罐车遭炸及全球需求增加 油价攀升至七年多来最高水平
《联合早报》中文版1月19日报道:全球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原油需求预计持续上升,致使供应吃紧情况加剧。分析师认为,全球石油供需平衡变得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油价接下来甚至可能冲破百元。
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以及市场缓解对奥密克戎的担忧,带动油价攀升至七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也门的胡塞武装组织宣称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导致三辆油罐车周一(1月17日)在首都阿布扎比一个工业区发生爆炸,造成至少三人死亡。阿联酋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三大产油国,市场担忧当地政治局势紧张将阻断供应,促使布伦特原油价格昨天一度上涨至每桶88美元,创下自2014年10月以来的新高。
截至昨晚8时,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报87.27美元。
与此同时,全球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原油需求预计持续上升,致使供应吃紧情况加剧。分析师认为,全球石油供需平衡变得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油价接下来甚至可能冲破百元。
华侨银行经济师李钧豪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我们认为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年底前上升至100美元的可能性增加。供应持续跟不上需求,使情况显得特别吃紧。”
他指出,市场尤其担忧油盟及盟友(OPEC+)的闲置产能似乎不高,意味着供应无法如预期增加得那么快。
2021年南非葡萄酒出口量实现增长
据南非新闻24小时网站1月20日报道,南非葡萄酒协会(WOSA)发布2021年南非葡萄酒出口报告称,在2021年1月至10月期间,南非葡萄酒出口量增长22%至3.881亿升,出口价值增长12.1%至102亿兰特。其中,散装葡萄酒出口量增长33.6%至2.426亿升,出口价值增长23.1%至24亿兰特;包装葡萄酒出口量增长6.7%至1.456亿升,出口价值增长9.2%至78亿兰特。报告显示,英国在数量(9250万升)和价值(25亿兰特)两方面均是南非最大葡萄酒出口市场,德国、荷兰和瑞典等出口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另外,南非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量增长一倍多至1380万升,出口价值增长59%至4.58亿兰特。
乌拉圭首批碳中和牛肉出口瑞士
据乌拉圭《国家报》1月10日报道,当日乌第一批碳中和牛肉开始发往瑞士。该批牛肉由碳足迹认证和验证机构LSQA按照最严格的国际标准进行审查,是乌生产的第一批通过碳中和检验并进入欧洲市场的牛肉,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
该批牛肉的生产商Mosaica公司员工阿吉雷表示,在欧盟和世界范围内,人们对碳中和牛肉有着巨大的兴趣。该公司这批安格斯牛肉不仅通过碳中和认证,符合尊重动物福利的协议,且通过了Never Ever 3协议认证(动物从未使用抗生素)。世界上有一些消费者愿意为有动物福利、碳中和和其他属性的肉类支付更多费用。乌拉圭能够通过对其肉类生产进行碳中和认证来增加肉类价值,在碳中和肉类方面有巨大机会。
巴西将带领拉美成为2022年全球油气领域投资热点
巴西《经济价值报》1月13日报道,能源领域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预测,今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预计可达到628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4%,预计该行业将逐渐摆脱新冠疫情与奥密克戎变种的影响。在巴西和圭亚那的推动下,拉丁美洲将占今年全球所有新获批深水生产项目的24%,成为油气领域投资热点。
巴西主要运营商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承诺从今年开始增加投资,2022年的投资预算将达到110亿美元,上年为100亿美元。巴西石油公司的投资约占该行业当年全球预算的1.75%。巴西石油公司2022年的投资重点是勘探和生产部分,在该方面的资源投入将占80%。在今年主要项目计划中,瓜纳巴拉石油平台将在第一季度投入运营,这是桑托斯盆地盐下油田第一个重要部分。在2023-2026年,巴西石油公司预计将建设14个石油平台。
该研究公司预测,奥密克戎变种的广泛传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抑制2022年第一季度的交通出行,限制能源需求和公路运输和航空等关键石油消费部门的复苏。尽管新冠病毒造成了持续的影响,然而,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仍充满希望。
此外,该研究公司指出,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传统石油公司正在增加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该公司统计,去年海上风电行业吸纳了近500亿美元资金,是2019年的两倍。到2025年,海上风电投资预计将增加至每年7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