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3日,“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是“中国---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伙伴框架项目”的子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共同负责,具体工作由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负责实施。
项目组共选择了全国27家特大型能源企业参加“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工作,这些企业分别由中国神华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省、内蒙古、陕西省政府等推荐并选送。联合国、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单位领导和来自相关领域专家参加了研讨,27家企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进行了项目介绍和技术信息汇报,项目专家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了现场核审。
会后相关专家将对27家企业的清洁煤技术进行评审。获选示范企业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全球契约等五个机构与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清洁能源与环境发展论坛”上发布,并授予“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企业”牌匾,同时在国内和国际上推广示范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示范企业还将获得国家、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技术支持和潜在的项目资金支持,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结束后,“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项目组将编制,并发表《联合国中国清洁煤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中英文)。《蓝皮书》将呈报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委、省委、省政府、联合国等单位,并发送国内外相关企业。这将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第一个蓝皮书,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清洁煤技术发展的蓝皮书。《蓝皮书》的发表必将进一步提升入选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地位,并对入选企业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项目组还将推荐入选企业出席联合国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会议,并发表演讲,使相关技术惠及全人类。这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项目将会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该项目旨在促进清洁煤技术推广,提高清洁煤及能源产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与意识,推动产业绿色化升级,表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以实现该产业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背景资料:
2007年11月17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伙伴框架项目”在纽约签署生效,并于2008年10月9日正式启动。该框架项目执行期为3年,旨在为实现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支持,同时鼓励创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项目目标是:
1)将国家气候变化战略方针融入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中,推动并强化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增强地方及伙伴方技术转让及创新模式的融资能力;
3)确保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伙伴框架项目”包括的10个子项,分别为:
² 2012年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技术转让机制研究项目
² 气候变化国际中心建设项目
² 气候变化小组政策建议研讨项目
² 《中国能源法》(基本稿)编制项目
² 联合国-企业界气候变化契约项目
² “绿色就业”最佳做法示范项目
² 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
² 煤矸石制砖余热发电项目
² 洁发展机制(CDM)在保护性农业上应用潜力的可行性研究项目
² 农村可再生能源新型利用方式开发和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