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4日,“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国际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暨保护驰名商标知识产权论坛”在美丽的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四川省宜宾市成功举行。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促进会副会长、跨促会国际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山西省省长刘振华主持会议并对会议进行总结,中央纪委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跨促会国际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原国务院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曹康泰,四川省宜宾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政,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范德宽致辞。跨促会国际法律事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李玉臻发表了主题演讲,10名专家和代表在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来自行政主管部门、司法部门、学术界、企业界的专家和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并围绕驰名商标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专家和代表对我国商标法制建设、驰名商标保护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2011年底,我国累计商标申请量971万件、累计注册量665万件、有效注册商标551万件,均居世界第一;国家工商总局共对3187件商标通过驰名商标认定进行扩大保护。为规范和加强驰名商标司法保护工作,最高法院自2006年起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认定驰名商标的案件备案、集中管辖、判前审核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完善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工作的相关制度,全国法院认真执行最高法院的相关规定,使涉及驰名商标的案件审理裁判标准更加统一,审判质量显著提高。跨国企业也建立了企业商标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专家和代表对驰名商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给与了高度关注,并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他们提出,我国商标权保护的状况还不适应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一些地区和领域侵权盗版、制售假冒产品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涉及商标权的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依然较多,我国企业有不少商标在海外被侵权。驰名商标制度演变成为“批量生产”“国家级荣誉”的机制,驰名商标数量在几年间狂飙突进,几乎已达到泛滥成灾的地步;有的驰名商标所有人自己将其所拥有的驰名商标,不经合法程序而任意使用于自己生产的其它商品之上的现象,作为驰名商标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值得让人深思。
会上,专家和代表就进一步加强驰名商标保护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特别是侵害驰名商标,必须严格执法,注重处罚;要贯彻依法独立审判的法治的原则,抵制在驰名商标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的行政干预;必须统筹兼顾加强保护与防止滥用驰名商标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商标注册的申请、审查程序和商标管理制度,为当事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简化商标异议程序,缩短商标确权周期;要坚持市场导向,引导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不断提高自主创造、保护和运用商标权的意识和能力。
刘振华对会议发表总结讲话,他指出,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驰名商标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全社会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意识;二是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驰名商标保护体系,努力运用各种保护方式维护本企业权益;三是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四是进一步明确了专家委加强指导企业保护驰名商标的努力方向。刘振华说,专家委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对企业合法权益的积极维护。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也表明了专家委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决心和信心。刘振华希望专家委和知产委积极发挥作用,努力提升我国跨国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程度,进一步改善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执法工作。同时也祝愿专家委和知产委为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建立健全海外维权和争端解决机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取得新成就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会议进行中,与会专家和代表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五粮液集团厂区,对“五粮液”品牌的诞生和发展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