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
马斯克称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重大威胁
推特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人工智能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但它也有很大的潜力。
马斯克在迪拜世界政府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言时指出,人工智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它的前景是巨大的,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危险。
他说:'以核电为例。我们有核能生产,但也有核弹。”
马斯克表示,需要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进行监管。
【推特】
推特增加收费要求 订阅会员才能用短信双重身份验证
推特2月18日宣布,3月20日起,只有推特订阅会员——蓝推特的订阅者,才能使用短信作为他们的双重身份验证方法。马斯克在2022年10月成为推特CEO,此后,他推出11美元一月的推特会员服务,名为“蓝推特”,包括公众人物实名认证服务,即用户名加上蓝色的认证标志。马斯克上任之际,推特已陷入财务危机。除裁员50%以上,推特也一直在寻找降本增效的方法。
【Meta】
Meta推出12美元/月实名认证服务
Facebook母公司Meta在2月19日宣布,推出实名认证服务——“Meta认证”(Meta Verified),帮助创作者增加影响力。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将使用政府身份证来核实身份,通过后将得到认证标志。电脑版为11.99美元/月,手机版为14.99/月。服务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行开放。
【腾讯】【百度】
2023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召开 腾讯、百度、滴滴等公司参会
2月17日,2023中国互联网发展座谈会暨中国互联网协会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百度李彦宏、滴滴程维、奇安信齐向东、搜狐张朝阳、腾讯马化腾、网易丁磊、新华网申江婴、小米雷军、亚信田溯宁、用友王文京等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微软】
微软紧急“救火”限制聊天机器人回复次数 马斯克称其不安全应关掉
微软类ChatGPT服务推出一周多之后,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美国时间2月17日,微软宣布,对搜索引擎Bing新推出的聊天服务设置使用上限,自当日起,每个用户每日最多只能与其对话50轮,每个话题最多只能聊5轮,之后需要刷新一次,另起话题。微软称,这是根据用户反馈做出的调整,只有约1%的用户会跟机器聊超过50轮,而非常长的聊天会话可能会混淆Bing的底层聊天模型。
【华为公司】
华为扶持墨西哥初创企业
据埃菲社2月14日报道,中国科技公司华为14日称,在墨西哥国际合作发展署的支持下,它将通过被称为“火花”的计划向墨西哥市场投入上百万美元,以鼓励在该国创建和发展新技术公司。
报道称,华为公司负责拉美地区公共事务的塞萨尔·富内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相信,在新创建的公司使用云技术将有助于促进产品开发,这些产品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
据报道,该计划打算支持139家新成立的公司,其中60家将是墨西哥的初创公司。感兴趣的创业公司需要在今年5月31日前提出申请,入选企业名单将于7月初公布。入选企业将获得2000至10万美元不等的年度融资,还将获得华为的云服务伙伴认证,以及指导和培训活动等。
墨西哥外交部消息称,这些公司还将获得创业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支持,例如政府部门、风投机构、孵化器和高校等。
【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开始对合同工进行裁员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已悄悄开始削减合同工数量。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几天,苹果已开始切断与数百名合同工的联系,这些员工受雇于外部机构,与苹果员工一起从事某些具体的项目。此举看起来像是苹果为了削减成本而采取较为隐秘的行动。消息人士称,苹果不再等待通常每12到15个月续签一次的合同到期,而是直接解雇合同工。一名合同工声称自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称苹果管理层此前已向他保证,所有工作岗位都是安全的。
【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试图扩大在印产量,但障碍重重
据路透社2月14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14日援引熟悉iPhone制造商营运状况的消息人士的话说,苹果公司正在努力扩大其在印度的产量,但这个过程面临挑战。
《金融时报》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话说,在印度南部由塔塔集团经营的一家机壳厂,生产线上产出的零部件仅有约一半质量符合标准,可被送往苹果的供应商富士康公司进行组装。
《金融时报》的报道称,这一50%的“良品率”不符合苹果零缺陷的目标。报道补充说,苹果公司在印度的扩张速度一直较慢,部分原因是它在物流、关税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面临挑战。
苹果公司和塔塔集团没有立即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报道指出,自2017年通过纬创资通公司和后来的富士康公司在印度启动iPhone组装业务以来,苹果公司在印度押下重注,这与印度政府推动本土制造业的目标相一致。
印度贸易部长在上个月表示,苹果公司希望印度占其产量的比例从目前的大约5%至7%提高到25%。
【台积电】
台积电对亚利桑那州的业务将再投入35亿美元
世界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简称台积电)的新闻稿中称,该公司对自己在亚利桑那州的业务将再追加35亿美元投资款。
此前台积电11月对媒体通报了在亚利桑那州将建造一个价值120亿美元的半导体生产厂。
通稿中称:“台积电已批准了自己在亚利桑那州子公司的35亿多美元投资款。”
美国总统乔·拜登8月份签署了一项总额527亿美元的支持美国半导体生产商措施的法案,以此加强在与中国竞争中的地位。同时拜登政府在2021年供应链综述中指出了美国对台积电产品的依赖性,根据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研究团队的资料显示,台积电将生产世界上90%以上的现代芯片。
【波音公司】
波音1月飞机订单比12月下降78%
美国波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业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波音公司发布消息称,1月份获得了55架飞机总订单,比12月份的订单减少了78%。
去年12月,该公司获得了250份订单。2022年全年波音的订单数量达到935架飞机。
波音1月交付是下降了55%,从12月份的69架下降到38架。去年,该公司交付了480架飞机。
波音公司生产多种民用和军用航空设备,并开发太空计划。波音下设两大部门,分别为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负责生产民用飞机)和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负责执行太空和军事计划)。
【空客】
空客2022年净利润超42亿欧元
中新社巴黎2月16日电 (记者 李洋)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当地时间16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空客2022年的净利润达42.47亿欧元,超过2021年净利润(42.13亿欧元)。空客综合收入2022年增长13%至587.63亿欧元。
财报数据显示,空客商用飞机2022年交付量为661架,其中包括516架A320系列飞机、60架A350飞机、53架A220飞机和32架A330飞机。这一交付量超过2021年交付量(611架),但低于原定交付量(720架)的目标。
空客首席执行官纪尧姆·福里认为,过去一年的经营环境并不有利,阻碍空客的供应链取得预期中的恢复,但空客仍然取得稳固的财务业绩。空客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了相应的运营,降低了2022年商用飞机交付量。
随着疫情缓解,航空需求升温,业界看好航空领域发展前景,空客的产能有望在2023年进一步回升。空客计划2023年实现交付720架商用飞机的目标,计划2023年A320飞机的月产量达到65架,到2026年月产量达到75架。
空客本周早些时候透露,印度航空公司计划订购250架空客飞机,其中包括210架A320neo飞机和40架A350飞机,相关交易预估价值320亿欧元。
另外,空客还预计其调整后的运营利润在2023年有望升至60亿欧元,高于2022年的53亿欧元。受财报等利好消息推动,16日巴黎股市开盘时空客股票上涨3%。
【福特公司】
福特公司将在欧洲裁员3800人
据路透社柏林报道,福特汽车公司14日称,该公司计划在未来3年内裁减欧洲的3800个产品开发和行政管理岗位,理由是成本不断上升以及随着该公司将生产重点转向电动汽车,它需要精简结构。
该公司说,福特位于德国科隆和亚琛的工厂将裁减约2300个工作岗位,在英国裁减1300个,在欧洲其他地区裁减200个。福特还说,它打算通过自愿的方案来实现裁员。
福特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必要的举措,以“重振其在欧洲的业务”。
报道称,福特在2月初的财报会议上表示将进一步削减成本。该公司首席财务官约翰·劳勒说,福特将“大刀阔斧”地减少制造和供应链业务的开支。
劳勒当时还说,欧洲工程师的生产率比应有水平低了25%至30%。
据报道,这家美国汽车公司将在欧洲地区保留约3400名工程师,他们将以美国同行提供的核心技术为基础,使之适应欧洲客户的需求。
报道指出,福特公司上一次在欧洲裁员还是在2019年和2020年,当时这家汽车制造商想在欧洲实现6%的营业利润率,但这一目标被新冠疫情所打乱。2022年前9个月,福特在欧洲的税前利润仅为销售额的2.2%。
【比亚迪】
比亚迪以低价策略加速抢占市场
2月15日,比亚迪官方微博发布数据,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5天订单量超过2.5万辆,即日均订单超过5000辆。该车型起售价为9.98万元,这是国内首款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的插电混动车型。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23年1月比亚迪宋位居所有车型销量排行榜第一,单月销量为4.97万辆。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如果后续订单和交付跟上,新车型可能接替宋成为销量冠军。
【特斯拉】
特斯拉因FSD潜在风险在美国召回36万辆汽车
特斯拉主动在美国召回36.3万辆汽车,原因是辅助驾驶系统FSD Beta(Full Self-Driving Beta)可能会在十字路口附近采取不安全驾驶行为。特斯拉将通过空中升级(Over The Air)方式完成此次召回。当地时间2月16日,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发布召回公告披露上述信息。
【国药外贸】
国药与摩洛哥制药企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
近日,国药国际所属国药外贸与摩洛哥制药企业LAPROPHAN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以视频连线方式在北京、卡萨布兰卡两地举行。国药国际副总经理、国际业务事业部总裁严兵,LAPROPHAN首席执行官法里德·本尼思出席。
严兵在致辞中表示,摩洛哥是北非地区首个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的国家,此次签约是中摩医卫健康合作新的里程碑,双方将在制剂、原料药、医疗器械与耗材、药品生产设备等方面合作,共同推进医卫健康全产业链合作升级,迈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新步伐。
法里德·本尼思表示,摩洛哥是国药新冠疫苗出口发运非洲的首个国家,与国药开展疫苗分装合作对摩抗疫具有重要意义。LAPROPHAN是摩公立市场占有率排名首位的制药企业,双方此次携手将为摩医卫健康水平提升带来更多中国方案。
【国家能源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
国家能源集团官微2月18日晚间消息,以多元快速保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就是要坚持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新能源,举全集团之力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增强水风光、氢氨储供给能力,提高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的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尽快把能源结构调整到位,把集团公司新的增长点培育到位。
【埃克森美孚】
埃克森美孚致力于到2027年将圭亚那石油产量增加两倍以上
据今日石油网2023年2月15日报道,圭亚那的石油日产量在2027年前预计将达到120万桶,根据圭亚那目前的石油产量,圭亚那将成为南美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仅次于巴西。
埃克森美孚公司上游业务总裁利亚姆·马伦周二在圭亚那乔治城举行的国际能源大会开幕式上证实了圭亚那的石油产量的增加,并指出,随着更多项目的投产,圭亚那的石油产量可能还不止于此。
在2019年底,埃克森美孚公司运营的斯塔布鲁克区块开始进行丽莎油田一期开发。此后,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丽莎项目的第二阶段开发增加了第二艘FPSO船。第三艘“繁荣号”FPSO船将于本月从新加坡启航,而第四艘“圭亚那一号”FPSO船的建造工作正在进行中。
马伦指出:“斯塔布鲁克区块的第五个和第六个开发项目Uaru和Whiptail正在规划过程中,我们预计它们都将在2027年底前投产,圭亚那的石油日产能届时将增加到120万桶。”
虽然圭亚那的这些开发项目的石油日总产量到2027年前将超过120万桶,但随着更多的开发项目上线,圭亚那的石油产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